俗話說「兵來將擋,水來土掩」,那水土同時來襲,我們又如何應對呢?這是地下工程建設必須要面臨的問題,基坑支護即是為保證地下結構施工及基坑周邊環(huán)境的安全,對基坑側壁及周邊環(huán)境采用的支擋、加固與保護措施?;又ёo總體方案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工程造價、施工進度及周圍環(huán)境的安全??傮w方案主要有順作法和逆作法兩類基本形式,它們具有各自鮮明的特點。在同一個基坑工程中,順作法和逆作法也可以在不同的基坑區(qū)域組合使用,從而在特定條件下滿足工程的技術經(jīng)濟性要求。
基坑支護的常見形式
一、支擋式結構
懸臂式排樁
以某種樁型按一字形隊列式布置組成的基坑支護結構,最常用的樁型有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和挖孔樁,此外還有工字鋼樁或H型鋼樁等,其通過樁體自身的剛度和強度來抵抗水土產(chǎn)生的側壓力,受力形式相當于懸臂柱。
SMW工法樁支護
雙排樁
由前、后兩排支護樁和樁頂連梁形成的單榀框架結構,再與沿基坑周圍設置的冠梁組成的支擋結構。通過前后排樁的共同作用,可提供更大的側向剛度,以抵抗水土的側向壓力保證基坑安全,受力形式相當于門式鋼架結構。
雙排SMW工法樁支護
排樁(地下連續(xù)墻)-錨桿支護結構
由圍護結構體系和錨固體系兩部分組成,圍護結構體系常采用鋼筋混凝土排樁墻和地下連續(xù)墻兩種,錨固體常采用錨固在穩(wěn)定巖土體內(nèi)的受拉錨桿或錨索。通過在支護樁上設置一道或者多道錨桿(索),可大大提高支護結構的抗側剛度,增大支護深度。受力形式相當于在懸臂柱受力一側加彈簧拉住懸臂柱。
排樁(地下連續(xù)墻)-支撐支護結構
由圍護結構體系和內(nèi)支撐體系兩部分組成,圍護結構體系常采用鋼筋混凝土排樁墻和地下連續(xù)墻兩種,支護樁、墻插入坑底土中一定深度(一般均插入至較堅硬土層),上部呈懸壁或設置錯撐體系,形成一梁式受力構件。內(nèi)支撐的形式可根據(jù)基坑形狀自由組合,其具有支護剛度大、安全可靠、適用范圍廣等特點。受力形式相當于在懸臂柱受力另一側加支撐頂住懸臂柱。
SMW工法樁+錨索支護
灌注樁+鋼支撐
二、土釘墻
一種原位土體加筋技術。將基坑邊坡通過由鋼筋制成的土釘進行加固,和土方邊坡相結合的邊坡加固型支護施工方法。其構造為設置在坡體中的加筋桿件(即土釘或錨桿)與其周圍土體牢固粘結形成的復合體,以及面層所構成的類似重力擋土墻的支護結構。
土釘墻支護技術
由被加固土體、設置在土體中的土釘和噴射砼面層組成。通過在土體內(nèi)放置一定長度和分布密度的土釘體,與土共同作用形成復合土體,彌補土體自身強度的不足,有效地提高土體的整體剛度,增強土體抗拉、抗剪強度。土釘可以采用鋼管、角鋼等型鋼、鋼筋、毛竹、圓木等。
土釘支護
復合
將土釘墻與深層攪拌樁、旋噴樁、樹根樁、鋼管土釘及預應力錨桿結合起來,通過多種組合,形成復合基坑支護技術,大大擴展了土釘墻支護的應用范圍。具有輕型、機動靈活、適用范圍廣、造價低、工期短、安全可靠等特點,支護能力強,可作超前支護,并兼?zhèn)渲ёo、截水等效果。
三、放坡
散坡開挖又稱為坡率法,基坑周圍具有放坡可能的場地,且場地地質(zhì)條件較好,地下水位較深時,應優(yōu)先考慮放坡開挖。放坡開挖的坡率應按邊坡穩(wěn)定的要求,通過計算確定。實際工程中根據(jù)土質(zhì)、基坑深度及周圍場地情況可采用單級放坡或多級放坡。
放坡法
我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來,立足產(chǎn)研結合,深耕勘察設計行業(yè)三十余年,勘察設計項目涉及到工業(yè)與民用建筑、市政工程、道路橋梁、港口碼頭、水文地質(zhì)等多個領域。公司憑借雄厚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工程實踐經(jīng)驗,為客戶提供經(jīng)濟、科學、合理的深基坑支護形式和施工方案,通過采用信息化設計施工,對項目整體設計施工進行全過程監(jiān)管,不斷優(yōu)化改進設計和施工方案,為基坑安全、高效、優(yōu)質(zhì)施工保駕護航。